可燃气体检测仪:报警浓度该如何设定?
在石油化工、冶炼、厨房、矿井等存在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场景中,可燃气体检测仪是守护安全的关键设备。它能实时监测环境中可燃气体浓度,在气体泄漏达到危险程度前发出警报,避免火灾、爆炸等事故发生。那么,可燃气体检测仪的报警浓度通常如何设定呢?下面逸云天电子小编为您详细介绍。
一、报警浓度的核心单位
可燃气体检测仪的报警浓度,通常以“LEL"(爆炸下限)为单位。爆炸下限指的是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低限浓度,不同种类的可燃气体,其爆炸下限数值不同,报警器会依据检测气体的特性,对应设定报警阈值。
二、常见的报警浓度分级
按照行业规范与实践经验,可燃气体检测仪一般设有两级报警浓度:
低限报警浓度:通常设定在爆炸下限的较低比例区间,这一数值远低于可能引发危险的浓度。当气体浓度达到该值时,报警器会发出初级警报,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开展通风、排查泄漏源等处理措施,防止浓度进一步升高。
高限报警浓度:设定比例高于低限报警浓度,但仍处于安全范围内,未达到可能引发爆炸的程度。若气体浓度上升至该值,报警器会触发更高级别的警报,提醒现场人员立即撤离,并启动紧急处置程序,如切断气体供应、开启应急排风系统等。
三、报警浓度设定的关键依据
安全优先原则:设定报警浓度时,首要考虑保障人员与财产安全。无论是低限还是高限报警浓度,都会预留充足的应急处理时间,确保在气体浓度尚未达到爆炸风险前,工作人员能及时采取措施,避免危险升级。
遵循法规标准:各国及地区对可燃气体检测仪的报警浓度有明确规定,相关标准会对报警浓度的合理区间、设定要求作出详细说明,报警器的浓度设定需严格符合这些规范,确保合规性与安全性。
适配气体特性:不同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不同,报警浓度需结合具体检测气体的特性调整。例如,部分气体爆炸下限较低,其报警浓度设定比例也需相应调整,通过校准确保与气体特性匹配,避免误报或漏报。
综上,可燃气体检测仪的报警浓度设定,以爆炸下限为基础单位,分为低限与高限两级,且需遵循安全原则、法规标准,并适配检测气体的特性。在实际使用中,需根据具体场景与气体类型合理调整,同时定期对报警器进行校准与维护,确保其能准确、可靠地发挥预警作用,为各类场景的安全保驾护航。
系
我
们